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背景下,民生供暖领域对体量大、可负担、稳定可靠的清洁低碳能源需求迫切且长期存在。面对传统燃煤供热行业的多重困境,核能余热供暖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近日,南都记者跟随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2025年“媒体核电行”活动,探访了我国首个实现零碳供暖的城市——山东海阳。目前,海阳及延伸至威海乳山市的供暖均依托国家电投集团“暖核一号”项目。
核能供热的暖气水安全吗?针对公众最关切的安全问题,“暖核一号”项目建设与运营方山东核电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告诉记者,“核能供热的方式类似于自热小火锅——加热包与食物是物理隔离的,食物可以放心食用。用户家中暖气管道里的水与传统供热方式的水一样安全。”
2025年媒体核电行暨“国和行·媒体行”活动采访会议现场。
如何实现零碳供暖
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核电余热供暖释放巨大潜力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开展山东海阳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也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核电余热供暖”。
据介绍, “暖核一号”一期工程于2019年建成投运,成为国内首次实现零碳核能供热的商用化项目,被国家能源局授予“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2021年,二期工程助力海阳市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2023年,三期工程建成投运,成为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供热范围从烟台海阳市延伸至威海乳山市。海阳核电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热电联产核能基地。工作人员透露,随着后续机组建成并结合周边需求,“暖核一号”有望于2026年为青岛地区供暖,远期供热能力预计可达2亿平方米。
“暖核一号”联合泵站。
在距离海阳核电不远的威海荣成,依托全球最大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机组“国和一号”示范项目工程建设的核能供热项目,正按计划推进。该项目计划于8月底完成大温差改造,2025年供暖季正式投运,供热面积达675万平方米,将满足荣成市近30万居民的清洁取暖需求。
据悉,该示范工程核能供热项目于2021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采用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的建设思路和“双机串联大温差”供热技术。项目投运后,与集中供热燃煤锅炉相比,每年可节约18.4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氮氧化物2066吨、二氧化硫2173吨、烟尘1258吨。
算清核能供暖三本账
经济、民生、环保效益显著
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背景下,民生供暖领域对体量大、可负担、稳定可靠的清洁低碳能源需求迫切且长期存在。
面对传统燃煤供热行业的多重困境:煤价高企,供热企业既要不计亏损、保障民生,又需应对日益严格的环保监管。地方政府每个供暖季需投入上亿元财政补贴维持系统运转。
核能余热供暖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化学环保处王林晖介绍,山东核电构建了高品质蒸汽发电、中品质蒸汽供热、低品质余热回收的三级热利用体系,“暖核一号”通过高效利用核电机组发电余热,将原本排向环境的部分热能转化为民生所需,大幅提升能源利用率。
海阳核电项目远景。
而此举并非简单减少发电量。在山东电网新能源占比超50%的背景下,核能将部分发电产能转化为稳定热源,既缓解新能源消纳压力,又减少了附近海域温升问题。王林晖进一步解释了原理,“在原始设计中,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主要用于发电,如今则将一部分原本用于发电发过电之后的热能转化为对外供热的能量。”
“相比煤炭供暖,核能供热价格稳定可控,环保达标。对于居民而言,采暖体验提升了。”王林晖表示,不仅居民用暖价格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不增长,热力公司利益也不会受损。
更显著的是环保收益。一组数据凸显了这一点:北方冬季供暖高度依赖燃煤,每年消耗约2亿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5.5亿吨、二氧化硫100万吨、氮氧化物30万吨。燃煤产生的PM2.5占雾霾污染源的30%-50%。
核能供热通过替代燃煤锅炉,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据统计,“暖核一号”前六个供暖季累计供热1432万吉焦,相当于节约原煤约12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36万吨、二氧化硫1.5万吨、氮氧化物1.4万吨。较核能供热前,海阳市供暖季PM10平均浓度较核能供热前下降43%,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下降13.7%;乳山市供暖季PM10平均浓度下降8.7%,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下降12.8%。
焦点回应
核能供热的暖气水安全吗?
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核能供热的暖气水安全吗?用核能供热的暖气水会不会带有辐射?
对此,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工程师给出了明确且通俗的解释:“核能供热就是通过抽取部分发过电的蒸汽作为热源,经过多道回路的隔离换热,沿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输送到千家万户,整个过程中,只有热量的传递,而没有介质的交换。类似于自热小火锅——加热包与食物是物理隔离的,食物可以放心食用。用户家中的热水还和传统供热方式的热水一样,确保了核能供热的绝对安全。”
工程师进一步解释安全保障原理:放射性物质被完全封闭在反应堆一回路内,回路之间通过换热器进行热量传递。多重物理屏障如压力容器、安全壳等和严格的设计保障了放射性物质无泄漏风险,从根本上杜绝了其进入用户暖气系统的可能性。
此外,供热过程通过多级回路完成,且用能侧回路压力高于热源侧。“这种压力梯级设计是重要的安全屏障,”工程师说,“确保了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前级回路发生破损,泄漏的介质只会流向压力更低的热源侧即核电厂内。”
“核电厂向厂外供热的回路还配备了高灵敏度的辐射监测仪表,对回路内介质进行24小时实时放射性水平监测。一旦有任何异常,系统会立即报警并采取保护措施,确保万无一失。”他补充道,多重安全保障措施让核能供热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
驰盈配资-石家庄股票配资-配资炒股网站平台-免费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